查看原文
其他

孙兴杰:关于“北溪”爆炸案的惊天爆料正在被美国当局“选择性无视”

孙兴杰 直新闻 2023-02-27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资料图)

直新闻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爆料说,美国和挪威军方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这一爆料引起了多方关注,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西摩·赫什的爆料还是很有爆炸性的,其实在去年“北溪”管道爆炸之后,就有不少分析,大家也在猜测是何人所为,但是俄乌冲突正处于重要的转折点,再加上,“北溪-2”管道并没有处于运营状态,这件事情就慢慢被淡忘了。西摩·赫什的爆料让这一事件再次进入公共媒体视野,尤其是西摩·赫什有比较辉煌的历史,曾经揭露美军在越南的“美莱村屠杀”,获得过普利策奖,无疑,这些光环增加了人们对这一爆料的关注度。当然,爆料也遇到了一些质疑,核心一点就是作者的信源以及证据是什么,西摩·赫什最近接受媒体采访作出了回应,但对于信源和证据还是没有给出有力的说法。这种大爆料很难有清晰的信息来源,为了保护爆料人,作者也不能透露太多信息,至于说证据,赫什更多的是在暗示,或者说认为这是圈子里面很容易想到的事情。


除此之外,西摩·赫什回应的另外两个焦点是他自己的同行的冷漠,因为这一大爆料之后,美国的主流媒体几乎没有报道和转发,西摩·赫什认为这些媒体是给拜登政府打掩护,包括他曾经的老东家《纽约时报》。另外一个焦点是,美国政府的决策非常愚蠢,是对盟国的经济战。西摩·赫什的爆料以及回应,被美国政府完全否认。如果没有后续媒体以及社会团体的跟进,这一爆料可能会很快被不断涌现的消息所掩盖,在纸媒时代成名的赫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注意力稀缺的问题。社交媒体时代最大的特征是立场、观点压倒了信息本身,此外,基于自己立场和判断而形成了不同的受众群体。前几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就提出了“后真相”的概念,现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到底是谁炸的,很难有真相,至少是比较公认的“真相”。这个真相可能需要未来的历史学家来揭秘了,等到美国和北约的文件解密之后,或许会一个比较完整的轮廓,当然,这一事件也有可能成为悬案,就像现在依然成谜的一些事件,比如肯尼迪之死等等。


除了对这一爆料本身的关注之外,我想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那就是这一爆料基本不会影响俄乌冲突的进程,甚至对美欧关系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冲击。实际上,在去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已经不是焦点了,在2022年2月24日之前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北溪”管道一直是美国的心病,从特朗普到拜登都将其视为美国的战略威胁,因为这条管道连接了俄罗斯与欧盟尤其是俄德关系的纽带。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的能源去俄化速度加快,不到一年时间,俄罗斯能源基本退出了欧洲市场,什么时候重启“北溪”天然气管道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摩·赫什的爆料很难再像当年“美莱村屠杀”那样影响历史进程了。


直新闻慕尼黑安全会议即将召开,俄乌冲突时这一会议的重要议题,您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慕尼黑安全会议即将开幕,德国媒体比较了一年之间泽连斯基总统的变化,并且说明这其实也是欧洲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符号。相比于一年前,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似乎少了一些不确定性,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经历了二战结束以来一次巨变,这种变化是全方位的。在之前召开的欧盟峰会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几乎所有的欧盟国家不仅表达了持续支持乌克兰的态度,而且接受了泽连斯基总统的说法,乌克兰不仅为自己而战,也是为欧洲而战。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确定的是,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妥协的前景是暗淡的,慕尼黑这座有历史故事的城市举办的国际安全论坛上不会重现曾经的历史情节了。


从慕尼黑安全会议发布的年度报告来看,俄乌冲突被定义为俄罗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攻击。而慕安会的主席霍伊斯根认为,战争还可能会持续下去,只要俄军还取得进展,俄罗斯就不会停下来,即便签署停战协议,也很难回到和平。慕安会的基调也反应了欧美的基本态度,尤其是此前的欧盟峰会以及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会议基本确定了对乌克兰近乎无限的支持,直到乌克兰恢复主权和领土完整。援助乌克兰的联盟已经扩大到54个成员,而对乌克兰的援助的武器也有大幅度的升级,此外,有些国家开始培训乌克兰战斗机飞行员,可以预料,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还会升级。在欧美的支持下乌克兰发动春季攻势是可能的。俄乌冲突是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重点问题,也是不确定性最小的议题。


作者丨孙兴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